叙利亚与以色列,剑拔弩张近八十年后,握手言和的曙光初现?
以色列外长埃利·科恩六月三十日的公开表态,在中东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以色列有意与黎巴嫩和叙利亚签署和平协议。 这并非空穴来风,美国正积极斡旋,促成叙利亚新总统艾哈迈德·沙拉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会晤,预计最早将于九月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 一则来自叙利亚消息人士的爆料更是令人震惊:两国有望在2025年底前签署和平协议,这意味着这对自1948年以来就兵戎相见的宿敌,将有可能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实现和解与建交。
目前,双方正紧锣密鼓地商讨和平协议框架。这份框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色列承认沙拉领导下的叙利亚新政权;以色列军队将从2024年12月巴沙尔政权垮台后所占据的叙利亚领土逐步撤军;在约旦、叙利亚和以色列三国交界处建立明确的安全机制;以色列承诺不再对叙利亚境内目标进行随意越境空袭。 值得注意的是,叙利亚此次并未要求以色列归还1967年占领的戈兰高地。 消息人士解释,当前协议仅为第一步,旨在优先确保平民安全,戈兰高地的归属问题将留待后续阶段协商,或通过全民公投,或采取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模式解决。 最终协议将实现两国关系完全正常化,并把戈兰高地建成“和平公园”。
然而,这份看似充满希望的和平协议,暗流涌动。以色列外长科恩曾明确表示,任何与叙利亚的和平协议都必须保留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控制权,这无疑是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展开剩余46%那么,促使以色列主动寻求与叙利亚和解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笔者认为,这与以色列近期对伊朗的军事打击以及中东地区地缘政治的重大变革密切相关。 通过军事行动,以色列不仅赢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更在地区博弈中抢占了先机。叙利亚新政府已与伊朗渐行渐远,不再听命于德黑兰,对伊朗的“输出革命”模式深恶痛绝,转而专注于自身实力的提升和经济发展。 这与以色列力图扩大朋友圈、孤立伊朗、巩固自身生存空间的战略目标不谋而合。 对以色列而言,以放弃部分叙利亚领土为代价换取更大的战略利益,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然而,戈兰高地的归属,依然是悬在和平协议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
发布于:四川省股票怎么玩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